清华附中福州学校。 人均期望寿命从78.4岁提高到79.5岁,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从24张提高到41.2张。 台江区新港苑长者照料中心。叶诚/摄 新建孟超肝胆医院、省妇产医院、省儿童医院等高等级医院,引进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。 福州到平潭铁路建成通车“三纵三横”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,地铁1号线、2号线60公里开通运营,地铁4号线、5号线、6号线、滨海快线,170.4公里同步开建,机场二期开工建设。 2020年12月,福平铁路试运行。池远/摄 在行政区划调整基础上,通过人口政策放宽、榕博会等措施,引进不同层次人才和人口集聚,力争“十四五”末,城区常住人口超500万人。 台江海峡金融商务区夜景风光。陈建国/摄 城区156条内河治理基本完成,获评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,建设环山休闲步道131.3公里、滨水休闲步道680.3公里、大型生态公园15个、串珠式小公园1202个。 旗山湖将成为福州最大的绿色生态景观湖。林双伟/摄 经济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2020年,面对疫情大考,福州上下同心同德、攻坚克难,化危为机、危中寻机,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。 陈捷阳/摄 ——地区生产总值10020.02亿元,成功迈入“GDP万亿俱乐部”。 ——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预计12.5万元,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六。 ——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稳居全省首位,水产品产量和产值居全国第一。 ——工业总产值突破1.1万亿元,产值超百亿工业企业数量占全省三分之一。 近年来,福州坚持创新驱动,培育科技创新主体,营造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生态,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。 依托大学城和高新区,逐步推动规划建设校、产、城、人深度融合的中国东南(福建)科学城,一个凝聚创新发展强大力量的“福州硅谷”正迅速崛起。 福州大学城闽江学院。林双伟/摄 扎实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福州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。 市民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办事。张人峰/摄 30年来,“马上就办、真抓实干”薪火相传,深深烙印在福州的城市精神中。 福州先后完成七轮简政放权改革,在全国率先实行行政审批全流程电子证照应用,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承诺时限压缩比例全国第一;接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改革,营商环境便利度相对排名提升到全球190个经济体的第28位。政务服务的“福州模式”,让企业、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。
|